
上週末(2019, 12/14-15)我們在「牯嶺街書香市集」擺攤,這不但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非純漫畫的獨立出版活動,也讓我們的實驗性漫畫小誌《流域zine》有機會被更多人看到,過程非常開心。除了有幸受到逛展的中國時報記者關注外,期間更遇到了許多有趣的讀者。
這次擺攤前其實我們相當緊張,因為「牯嶺街書香市集」是一個100%對外開放的露天市集,什麼人都會來逛,這對於探討民主主題,涉及某些台灣或中國敏感事件的作品來說,可能會收到各式各樣的反響。擺攤後發現,也許時逢台灣總統大選前夕,以及香港半年來反送中的社運,許多逛書攤的讀者都對我們熱烈地表達支持,有參與活動志工的當地居民,有隔壁廟會順便來逛攤的阿伯,有彎低了腰但精神抖擻的奶奶,更有生日差一點點就能投票的高中生。這讓我們非常感動,因為這本《流域》說的是三十年前的事情,但人心寄望的,權力糾葛的,鬥士熱血的,一直以來都一樣。(當然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事物變美好了)

其中最有意思的讀者,是在快收攤時,一位來自中國的遊客。他很細緻地問了我們鄭南榕是誰,台灣發生了什麼事,之後更問了許多台灣對民主的想法與環境狀態。基於好奇,我們也對想像中的中國做了很多發問,發現彼此對對方的認識雖然不到錯誤,卻有許多以偏概全。在這場有好但深度的交流中,我們認識到如何在堅持自己理念的道路上,做個溫和且柔軟的人,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真正的認識對方,真正地找到共識或平衡。
當然最感謝的,還是中國時報的記者,詳盡地報導了我們這對創作夫妻黨的創作啟蒙之路,以及發展《流域zine》的點點滴滴。《刻畫民主軌跡 他們聯手回望1989 (中國時報2020.3.1)》
想更認識《流域zine 02:一九八九.自由》請由此前往